2025年5月15日
涉及川沙!地铁26号线巨环!“上海中城”概念提出!
日期:2025-07-15 03:12:14

  突出空间赋能◆◆◆★:充分利用区域蓝绿资源基础、交通资源优势和人口富集特点,通过功能谋划■◆★■■、空间优化、活动策划■■◆★,促进区域生产、生态、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◆◆★◆◆★,实现城市空间高效益◆■★。

  ■◆■★★★“四段”:经初步研究■◆★★◆◆,按功能板块、以主干道路为主,将一环分为“四段◆■★◆★■”★◆◆★“十六单元”,各段基本特征如下:

  可以看出■◆★◆★★,★■◆★■“上海中城”区域概念基于上海主城区轨道交通环线号线逐步扩环而来)提出■■,两者相辅相成,通过TOD理念带动主城区边缘地区发展。

  聚焦规划环形轨道交通线及其沿线重点板块★◆,涉及浦东新区、宝山区、嘉定区、普陀区、长宁区、徐汇区、闵行区7个区。以双江路、沪嘉高速、老沪闵路和华夏高架路为边界,将设计范围分为北、西、南、东四个分段■■。

  东段特色为乐居望海、港口转型,以浦东运河为骨架,串联外高桥港区、高桥、曹路、唐镇等产业和生活片区。

  征集围绕上海■★“五个中心■■★★◆”建设目标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★★◆◆★,有力促进主城区核心功能提升集聚,强化与市域新城带和大都市圈的空间一体与辐射带动,集中推进中城地带的整体更新★◆◆、区域发展和示范引领,积极营造具有典型时代特点、上海特色■■◆■、中城特征的超大城市整体天际线、开放韵律边际线、近悦远来风景线。

  南段特色为创新策源、绮梦绿洲,以张江科学城为主题,串联徐汇三林滨江★◆★◆、北蔡楔形绿地★◆★★、张江副中心和川沙副中心;

  突出品牌塑造:立足上海战略定位与中城区位特质◆■★■★★,挖掘历史积淀、依托资源禀赋,通过高水平城市设计提振区域发展★★◆★■,塑造中城品牌■■,创造城市发展新动能。

  西段特色为枢纽门户、智启飞虹,衔接■★■■“大虹桥”塑造城市门户,连接虹桥东片区、漕河泾开发区和莘庄副中心★◆★■■◆;

  突出战略统筹:聚焦■■★“上海2035”总体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,整体谋划★★◆★■◆、统筹资源★◆■◆,联动功能板块,优化中环轨道交通选线,为城市提供区位优越、集中成片的战略发展新空间。

  市规划资源局联合浦东新区、 徐汇区、长宁区、普陀区、宝山区、闵行区和嘉定区共同开展上海“中城地带”城市设计国际征集工作,面向全球,开放众创绚丽多彩★◆、令人向往的中城画卷。

  北段特色为江海门户■★◆■、棕地再生■★◆◆◆■,衔接“大吴淞★■◆◆★■”聚焦产业空间转型■★★◆,以蕰藻浜为主脉,串联三岔港◆★★★◆■、吴淞创新城、大场机场、南大桃浦等重要板块;

  “上海中城”及新环线预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的重点发展目标之一。同时,轨道环线的线位也将基本稳定在“上海中城■◆◆■◆★”范围内,形成百公里超大环线◆★◆◆★。

  “一环”:聚焦规划范围,结合中心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、“三环十射”骨干通道结构和轨道网络场站布局,统筹考虑城市整体空间格局、区域风貌特色和建筑群体特征■◆★◆◆◆、骨干视线走廊与天际轮廓线◆■◆■,强调整体策划,征集中城地带的整体品牌概念■■◆★,提出中城地带整体功能板块和空间结构。